上海暖通舒适系统展

2025上海国际暖通空调与舒适系统展览会

COMFORTECO CHINA 2025

2025年6月3-5日

上海 | 国家会展中心(虹桥)

距离开展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园区试点降碳,绿色经济升温


园区试点降碳,绿色经济升温

园区试点降碳,绿色经济升温-暖通展|上海暖通舒适系统展COMFORTECO CHINA 2025

北京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示意图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据钛媒体App了解,政策下发后,广东、山西、内蒙古等首批开展试点建设的15个省区已陆续启动试点申报、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

关于试点的目的,《方案》中开宗明义,核心在于“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并“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想突破瓶颈,困难不少、阻力不小;要为情况迥异的不同城市、园区探索出符合实际的清晰路线图,也殊为不易。

碳达峰目前面临的难点有哪些?突破口又在哪里?钛媒体App带着这些问题,以作为城市产业经济“末梢神经”的园区为切入点,进行了多方走访探问。

难在工业园区,重在能源改造

园区是生产活动的基本单元,也是产业集聚的主要阵地。我国园区经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而与GDP贡献率同步增长的,还有园区的能耗密度、碳排放强度。

“双碳时代”,转型加速,园区也成为了推动低碳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之一,从2021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即业内所称“中发36号文”)、《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即业内所称“国发23号文”)到近期出台的《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园区都堪称“主角”。

作为“主角”,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遇到的困难也更多。

在园区降碳中,最难的要数工业园区降碳。根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各级工业园区总数超过1万4千个,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到全国排放总量的31%,且存在产污集中、污染繁杂等突出问题。想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挑战很大,用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副司长逯元堂的话来说,“抓住工业园区就是抓住了推进减污降碳的牛鼻子”。

“降碳肯定是要的,现在也有这个要求。但现在燃料的排放比较大,毕竟优先是保障生产,不管是从稳定性来说,还是考虑一个效益问题,短期内都还是要用目前的供能系统。”位于福建福州的一家化工类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向钛媒体App讲述了相关工作的难点和园区自身的考量。

据一位从事区域及园区碳中和咨询和能源转型规划的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工业园区供能目前仍以煤电为主,燃煤机组占比超过80%。

在《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中,试点园区主要建设任务的第一项就是加快提升能源清洁化利用效率。具体要求包括开展园区节能诊断,推动园区用能系统再造,积极推广应用各类清洁能源替代技术产品等。

“园区碳排放特点之一是兼具能源供给端和能源消费端,能源基础设施作为供给端,是园区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吕军将能源系统改造称为园区降碳的“重中之重”。

既要算“碳”账,也要算经济账

在当前情况下,如何推进园区能源系统改造,进而实现减煤降碳?

钛媒体App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处获取到了一份报告,该报告考察分析了33家江苏省工业园区的情况,指出想要降碳减排,首先是算好“碳”账,也就是统计出精确的园区碳排放数据

但这一工作并不简单,根据报告的分析,园区介于城市与行业之间,是非独立统计单位,边界模糊,产业链共生,且数据不易获取,核算起来十分复杂。钛媒体App接触过的2家不同地区的园区都曾表示目前还没有准确核算过自身的碳排放数据。针对这一问题,报告建议先从建立符合实际的、可落地的各类型园区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学入手,并规范园区温室气体排放基础数据上报制度,推广相关核算方法、工具

算好了“碳”账,摸清了家底,接下来就需要攻克能源改造难关。目前,相关领域可资利用的技术、方案和可参考的案例并不少,包括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能源站、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等,但落地到具体园区,怎么改造、怎么应用、怎么协调等都需完善的设计引路和专业的团队来操刀。

更关键的,是算明白能源系统改造等降碳举措的“经济账”。供能改造、减排降碳等产生的成本到底有多少,相关项目能否参与碳市场交易,通过减碳能实现的效益、环境收益又有多少,都是园区及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经济效益的考量、平衡下,降碳如果靠园区“独自为战”,一定会产生较大阻力,想要加速推动,仍要先从行业整体入手。陈吕军及其团队曾给出“以地定产、以产见碳、以碳优产”的方案,具体来说就是基于园区土地面积及单位产出分析其经济产值,然后通过已建土地、潜在新增土地预测碳排放水平,再基于产业发展预期所预见的碳排放总量,开展园区碳总量基准配额分配优化。并据此协调发展与降碳的目标,制定园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此外,一位咨询公司产业园区事业部研究员向钛媒体App介绍称,对于不同类型的园区,也有侧重点不同的降碳路径。短期能源改造有困难的,也可以通过绿色电力交易购买绿电等方式来抵消碳排放,而新设的园区更可以直接考虑上绿电,或进行更为前沿的尝试。

除了能源系统改造,园区降碳需要推进的工作还有建筑、交通绿色发展,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垃圾焚烧设施等环境基础设施,提升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推动资源循环利用等,任务十分艰巨。

而从更大范围来看,按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的总结,我国园区的现实情况是“千园千面”,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大,除了少数实现相对脱钩,更多园区在降碳上都面临较大困难。这也是此次发布的《方案》强调积极稳妥、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齐步走,通过试点探索适合不同情况园区的碳达峰路径的考量所在。

着手碳达峰,着眼碳中和

《方案》通过试点探索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而目前已经实现低碳、近零碳或零碳的园区的实践自然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钛媒体App近期走访了北京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北京大兴国际氢能产业园等零碳园区或绿色产业园区,同时也对部分省份公布的碳达峰试点和73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梳理。

其中,包括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比亚迪坪山工业园、北京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兰溪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很多具有示范效应的低碳、零碳园区本身就是绿色产业的阵地。其实现碳中和的方式多与自身行业特质有关,如北京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除打造智能系统追踪碳排放、管理能耗外,还以自身主业风电为主不断提升清洁能源电量占比,并设计包含钒液流、锂电池等多种形式储能在内的智能微网,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比超过50%。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园区贯彻“3减碳1平台零碳解决方案”,优先考虑减排和绿色电力使用,同时以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碳抵消方式作为辅助。

这些典型案例所体现出的,是近年来由双碳战略带动起的绿色经济“劲风”。就像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所言,双碳目标确定以来的政策,包括碳达峰试点的建设,都有助于激发绿色产业的发展活力,引导社会资金向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绿色低碳领域倾斜。而且,在探索碳达峰的同时,也需要开始考虑达峰之后如何顺利向碳中和过渡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汪鹏也表示,近期政策有利于双碳领域吸引新的投资,转换发展引擎,达成新旧动能的转换,也势必会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与能源行业的电气化,带动新能源技术的投资,促进传统产业转型。

但与此同时,在与园区降碳改造从业者的交流中,他们也不断提醒,目前的低碳、零碳典型案例只是很少甚至很特殊的一部分,就算是这批试点申报上去,其经验也要经过总结提炼和进一步研究才能形成路线图并加以推广。比如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独有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绿电配电网是与当地蒙西电网不断协商后的结果,比如深圳对工业园区储能较大的补贴力度等,都没法在不同情境下简单复制。相关人士表示,有动力降碳、有目标去探索碳中和路径是好的,但一切都还要从最基础的碳核算、碳资产管理等做起。

(文章来源:钛媒体APP)

更多精彩资讯,可关注2025上海国际暖通空调与舒适系统展览会(简称:上海暖通舒适系统展)。作为华东地区暖通界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事,由荷瑞展览携手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及全球第一展览集团Informa Markets共同匠心打造。此展会不仅是一次行业深度交流的盛会,更是一个集市场开拓、品牌璀璨绽放、技术创新驱动、商贸合作共赢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展会聚焦于深度挖掘并展示“冷暖风水智”最前沿的系统集成方案与尖端设备,致力于引领行业向节能化、智能化、多元化方向迈进。通过精心策划的细分领域行业峰会、特色主题展区布局、沉浸式的体验式空间、TOP买家俱乐部等形式多样的展区和活动,构建一个高效、精准、互利的商贸合作网络,激发新技术应用的无限可能,驱动业务持续增长,助推行业以节能、环保、智能化的方式为消费者创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推荐展会

上海国际水展
上海建筑管道与给排水展
上海空气新风展